建于北宋時期的千年古橋——洄河橋。
復原修建的彭家高樓大門。
(文/圖 記者 張曉甫 見習記者 李宜書)“秋雨疏林暗古城,草堂留客對棋枰。一行雁度長空里,疑是當年入蔡聲。”這是明代文人謝公翼對郾城區(qū)裴城鎮(zhèn)裴城村“裴城夜雨”的美麗描寫。千年古村的魅力究竟何在?11月17日,記者來到該村,一睹這個歷史名村的神韻。
蒙蒙細雨,霧靄朦朧。剛剛走進村子,只見幾只白鴿在古宅上棲息、打鬧,一位老人在房檐下悠然而又安詳?shù)卮蛑飪?,淅瀝的小雨滴落在老瓦上,仿佛在傾訴著村莊兩千多年的歷史。
歷史厚重 各種文化交相輝映
明清時代的民居在村內隨處可見,東西向的官道從穿村而過的洄河上經(jīng)過。“這條東西道路是唐朝開始形成的官道,‘十字街’的東南角原來是一座驛站。”裴城村黨支部委員張要杰告訴記者。裴城村位于裴城鎮(zhèn)西南部,原名洄曲,因唐朝名相裴度曾駐村而改名。近年來,裴城村先后被評為中國首批傳統(tǒng)村落、省第六批歷史文化名村、中國歷史古村。
這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村里有“裴城遺址”“裴晉公祠碑”等文物,有郾城八景之一“裴城夜雨”,有建于北宋時期的洄河橋,有以“彭家高樓”“賀家大院”為代表的明清古建筑院落群,有以“蘇進故居”為代表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等,融合了裴城文化、古橋文化、祠廟文化、節(jié)孝坊文化、非遺文化和愛國主義文化等多種文化。該村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,另有27處古民居已申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目前,村里有40多處明清建筑,列入維修計劃的有27處,保存完好的有清朝乾隆年間的彭家高樓和望月樓等。在一座三百多年歷史的兩層閣樓里,記者踏著木梯爬上閣樓,黑黢黢的房梁是早些年煙火所薰,看上去依然結實。這里的老宅有一個共同特點——房屋東側都留有一條寬一米左右?guī)чT的便道,通過這條便道,穿家過院左拐右拐都能到村內官道上。66歲的村民馮春領告訴記者,這是彭姓祖上為躲避戰(zhàn)亂特意留下的暗道。
在一個名為董姓老宅的門外,斑駁墻壁上依稀看到20世紀50年代留下的字跡。“這是中共沙北縣委的辦公舊址,建于清代,民國時進行過重修。”馮春領告訴記者,1947年,中共郾城特別支部成立,同年11月,豫陜鄂五地委五專署在郾城、舞陽、臨潁、許昌和襄城交界處建立了沙北縣委,下轄大張、樊湖、紂王城、北舞渡、麥嶺和臺王6個區(qū)委。
合理保護 古風古韻撲面而來
走進七進七出的彭家大院,狹長的特色小道、蔥郁的各類苗木給這座三百多年的老宅增添了更多韻味。“為保護院內的泥土免遭雨水沖刷,這些鵝卵石和青磚都是近幾年鋪的。”郾城區(qū)文化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郾城區(qū)十分注重裴城村古院落的保護,組織多部門對村內老宅院進行保護維修。隨著傳統(tǒng)古村落保護維修和美麗鄉(xiāng)村建設工作的有序推進,這些帶著濃濃古味的老宅重新煥發(fā)光彩,古文化符號與現(xiàn)代人文景觀融合一體、相得益彰。
順著蜿蜒前行的洄河,兩座特色迥異的新橋映入記者眼簾。“這是我們在洄河橋邊建的兩座新橋。”正在橋上閑逛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,2015年,為紀念唐朝宰相裴度和蘇進將軍,村子在洄河上修建了將軍橋和裴公橋,兩座橋梁均由紅色石塊和帶有雕刻的青石砌成,與洄河橋遙相呼應,為村內的古橋文化注入了新的因子。
村東頭的彭祖苑里,彭公像和古色生香的涼亭陳列其間,一座4米多高的石碑上標明著“裴城南城門遺址”。“這個地方是裴城村南城城門。村民在村里發(fā)現(xiàn)了明代彭姓族人祭奠親人的墓志銘后修建了祖宗祠廟。”馮春領告訴記者,彭姓現(xiàn)在占據(jù)了裴城村三千多口人的三分之一,每年清明節(jié)等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很多彭姓村民都在這里祭奠,一些外地彭姓游客也來這里緬懷先祖。
以文謀興 歷史名村踏上新程
在鄉(xiāng)村振興的發(fā)展大潮下,歷史、文化、旅游等資源稟賦的裴城村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里,打造成集觀光、餐飲、購物、農家樂、田園生活體驗于一體的4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據(jù)介紹,他們將充分結合裴城村的地域優(yōu)勢和人文優(yōu)勢,形成一個展示河南中部地域文化的窗口。通過梳理提升村內河道、歷史建筑、傳統(tǒng)建筑、歷史遺跡、自然景觀,重塑裴城村的神韻和文化氣息;通過農旅一體、景村一體、產銷一體“三體融合”實現(xiàn)休閑農業(yè)、鄉(xiāng)村旅游、特色產品相互促進;通過投入多元化、管理綜合化、服務智慧化、營銷立體化引領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
“根據(jù)規(guī)劃,我們將把幸福渠水引進村內,順著洄河形成村內水系,洄河橋有望重新變成‘響水橋’。”張要杰告訴記者,他們將做好傳統(tǒng)建筑保護利用、歷史環(huán)境要素修復、商業(yè)古街建設修復、文化和非物資文化遺產保護應用等工作,打造古城環(huán)形水系及蓄水補源工程,盡快實現(xiàn)從五虎廟灌區(qū)到古城護城河引水工程的貫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