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1986年升格為省轄市至今,幾代漯河人不懈奮斗,譜寫了不少在全省乃至全國出彩的光輝篇章。全市生產總值增長44倍多、年均增長12.6%,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4倍、年均增長15.3%。漯河也成為全省唯一先后三次榮獲國務院大督查表揚的省轄市。
中國食品名城 讓“漯河味道”香飄全國
漯河市委書記蒿慧杰介紹,建省轄市以來,漯河市糧食生產能力穩(wěn)步提高,糧食產量增長近3倍,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達到88%、居全省第2位。工業(yè)發(fā)展水平跨越提升,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增長146倍,其中食品工業(yè)增加值占比近50%,總量占全省的1/6、全國的1/60,產業(yè)鏈、價值鏈、供應鏈“三鏈同構”取得重要進展,形成了涵蓋肉類、面制品、果蔬、飲料和休閑食品五大行業(yè)1000多個品類的食品產業(yè)集群。
雙匯集團由本地一個資不抵債的小廠蝶變?yōu)槿蛉忸愋袠I(yè)龍頭老大,國內市場上的火腿腸有一半出自雙匯;衛(wèi)龍集團由走街串巷賣產品的小作坊成長為年銷售收入近50億元、稅收近4億元的行業(yè)領軍企業(yè),衛(wèi)龍辣條成為海外奢侈食品。
記者了解到,目前漯河全市年屠宰生豬2000萬頭、占全省的30%,年產肉制品200萬噸、占全省的40%,鮮凍豬肉出口占全省的90%以上、占全國的1/4,年糧食加工量600萬噸、占全省的15%,年糧食交易流轉量1080萬噸、輻射周邊9個省份及豫南8個地市,日產休閑食品3500噸、全國第一,火腿腸、冷鮮肉、麻辣面制品等產銷量全國第一。
目前,漯河作為全國首家“中國食品名城”,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食品研發(fā)基地和食品加工業(yè)集聚地,成為全國唯一的主食產業(yè)化工程示范城市,臨潁縣已成為全國休閑食品之都。
中原生態(tài)水城 讓漯河底色映染中原
“人們昔日出門先看有沒有霧霾、備不備口罩的習慣逐漸淡忘,擦皮鞋的次數越來越少,曾經熙熙攘攘的洗車店也不再那么熱鬧。”蒿慧杰說。
近年來,漯河市深入推進綠色發(fā)展,全面加強生態(tài)建設和環(huán)境保護,PM10、PM2.5、空氣優(yōu)良天數持續(xù)實現(xiàn)“兩減一增”,2018年全市環(huán)境綜合指數居全省第5位;國省控河流斷面全部穩(wěn)定達標,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水質達標率100%。
森林漯河建設成效顯著。去年冬季以來共完成生態(tài)造林近10萬畝,是正常年份的近6倍,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1.1%、綠地率36.4%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.4平方米,均居全省前列。
沙澧兩河四岸建成36公里開放式帶狀游園,昔日的荒草灘變成了靚麗的4A景區(qū)、國家體育公園,每天約有10萬人在此健身休閑;新建總長33公里的沙澧河大二期正在展現(xiàn)更美畫卷,又一條貫通市區(qū)的碧水龍脈幸福渠不斷延伸。
如今的漯河林茂花艷、鳥語蟲吟、水城相依、天朗氣清,相繼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城市、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,空氣好、水質好、宜居宜業(yè)成為客商到漯河投資興業(yè)的重要考量。
漢字文化名城 讓漯河符號寫滿全球
不久前,漯河市專門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面向全國征集中華漢字名城LOGO,引發(fā)廣泛關注。
蒿慧杰說,漯河建設中華漢字文化名城,既有必要,又有條件、有藍圖、有行動。漯河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,擁有很多珍貴的漢字文化資源。比如,漯河賈湖遺址出土的甲骨契刻符號,形成于伏羲時代。據有關專家研究,伏羲雖出生在甘肅天水,但長期在漯河的賈湖“工作”,只是后來因水患順水而下到周口淮陽。這一時期也是伏羲文化最鼎盛的時期,這個契刻符號距今有8000年—9000年時間,是迄今發(fā)現(xiàn)的最古老的漢字雛形,比甲骨文要早5000年左右,只是沒人研究出這些契刻符號是什么意思,如果能像甲骨文那樣被破譯,那就把中國文字史前推5000年。“這些漢字文化‘活化石’,都是我們建設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獨一無二的文化資源。”
蒿慧杰表示,漯河計劃用20年左右的時間,把漯河建成漢字文化“三區(qū)一中心”,就是有重要影響力的中華漢字文化傳承創(chuàng)新區(qū)、漢字文化產業(yè)發(fā)展先行區(qū)、漢字文化旅游綜合發(fā)展示范區(qū)、國內外知名的許慎文化研究教育傳播中心,讓漯河符號寫滿全球,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濃厚的漢字文化之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