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由召陵區(qū)老窩鎮(zhèn)一中提供
記者 楊 旭
“當教師,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。”在日前的采訪中,召陵區(qū)老窩鎮(zhèn)一中英語教師王蘇平擲地有聲地對記者說。多年來,憑借對教育事業(yè)的熱愛,王蘇平在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,陪伴一屆又一屆學生成長,深受家長信任、同事尊重。
時至今日,王蘇平仍清楚地記得2015年剛調到老窩一中時的情景。學校安排她教兩個畢業(yè)班的英語課。當時,她一方面感謝學校對她的信任,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忐忑,因為之前她從沒教過畢業(yè)班。經(jīng)過短暫的思想斗爭,她決定接受這項任務。“我相信積極的心態(tài)和堅定的意志可以激發(fā)一個人的潛力。”王蘇平說。
要想上好課,就要先備好課。為了有充足的時間備課,王蘇平要求自己每周有4天不能看電視。當時,王蘇平對九年級英語課程并不熟悉,為了彌補不足,在學校備課時,她會向經(jīng)驗豐富的教師請教。晚上在家備課時,她先一遍遍地研讀教材解析,再一道道地做題。這樣下來,她不僅明晰了知識點、把握了重點難點,對相關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也心里有數(shù)了。
通過請教、備課、演練,王蘇平逐漸有了站上九年級講臺的底氣。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,她始終做到心中有綱、腹中有書、書中有人、手中有法,養(yǎng)成了勤于積累、善于總結的習慣。
作為一名站在教改前沿的教師,王蘇平常常會想:“這節(jié)課怎么上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?這個難點我該怎么教才能讓學生更易掌握?怎樣給學生創(chuàng)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(huán)境?”她在教學中不斷地嘗試、總結。從2016年到2022年,她在認真?zhèn)湔n的基礎上根據(jù)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,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,采用激勵教學、情景教學、重點幫學等方式,使學生能夠快樂學習。
2019年,班上學生銘銘(化名)由于家庭貧困產生了自卑心理,再加上學習成績一般,他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。王蘇平了解情況后多次找他談心、幫他解決思想上和生活中的困難,并為他補習功課。在她的循循善誘下,銘銘重新樹立了學習的信心。功夫不負有心人。在當年的中招考試中,銘銘以優(yōu)異成績考入高中。
多年來,王蘇平平等對待每個學生,尤其是學困生。在王蘇平所帶的班級里,學生遇到了困難,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王蘇平幫忙。“我引導學生成長,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進步。從教的路還很漫長,我只要認真?zhèn)浜妹恳还?jié)課,相信有一天也會成為別人的榜樣。”王蘇平說。
責編:瘦馬 編審:胡永全 終審:汪中東